塞现金。
邓浩仔细看了这些视频,有无人机航拍出来的,有运动相机全景拍摄的,也有监控摄像录下来的,总之设备很多种。
邓浩跟身边的其他驻村支书耻笑道:“在反腐斗争中,一旦人民群众被动员起来,人民监督的力量是巨大的。”
因为前一秒,邓浩还被李宝骂的狗血淋头,下一秒就被纪委监委带走,所以会场里的人,对于邓浩的反讥也都报以会心一笑。
在邓浩头顶“6.15群体事件幕后主谋”这个帽子没有摘掉前,大家对他还是敬而远之。
一个没有背景的官场小人物,没有大家深交的价值,这就是现实。
李宝今天被纪委带走,还是让邓浩心里一轻,他就可以找机会向领导澄清误会。
邓浩的提拔主要看本单位省工商联,但是也不能忽视桂山县领导阻碍自己提拔的能力。
正所谓,我不能提拔你,但是我可以让你提拔不了。
李宝在公开场合被带走,能够全身而退,官复原职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纪委监委应该早就有了李宝的立案侦查卷宗,在李宝的小视频没有爆出来后,纪委监委就迅速反应,该抓抓,该押押。
随后,乡里,县里的领导会对李宝之前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持有谨慎态度。
大部分领导干部都会推翻已经落马干部的意见或者采取回避态度。
一个落马官员的决定、意见都会充斥着个人利益,如果不推翻,不回避,保不齐这些意见里还包含落马官员的利益。
李宝之前不断地把责任推到邓浩身上,歪曲事实,邓浩想要澄清误会,这对于一个小人物而言是非常不现实的。
李宝这个人满脑子的政绩、领导,对于群众的切实利益,从来不在他的思考范围,是一个严重脱离群众的干部,自然也就没有群众基础。
一个庸官、贪官,他们在位的时候可以欺负老百姓,一旦群众觉醒后的力量,就是惊涛骇浪一般。
邓浩回到烂木村,如何在驻村期间做点事情,这是邓浩要面临的问题。
作为驻村第一支书,放眼全国,数不胜数的第一支书。但是能够把乡村振兴工作搞出亮点,作出成绩的仍然是屈指可数。
一般有强势单位做背景的,可以直接给帮扶的村子批项目,引导投资,给政策,在这种强势资源的帮扶下,就相当于给农村加载了一台超级发动机,农村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
邓浩的省工商联虽然是省级单位,成员企业能够拿出优质资源作为工商联帮扶农村的情况,不是很乐观。
本身邓浩所在的湖西省就不是什么经济发达省份。
邓浩个人也没内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人脉资源,他在烂木村的工作,全凭个人运气了。
烂木村有山有水、有田有地,这些东西混合在一起愣是没有造就秀丽的自然风光,也看不出很好的田园风景。
搞乡村旅游没有竞争力。
大山是经济林,因为生态涵养需要,划出了一大片恢复为生态林。
生态林对村民的价值就是拿着生态补贴保护森林。
农田是良田,在脱贫攻坚的时候,农田已经建设成高标准农田,机耕道也铺了水泥路。
农田种植的是深受市场欢迎的优质丝苗米。
这样的情况就是,林地农田的存量价值已经很高了。
烂木村如果要在乡村振兴中,发展新一极。
那么一定要找到新的发展增量。
邓浩是“985”中山大学经济学硕士,对经济的认识能力,符合中山大学优秀学生的标准。
新中国农村的发展,都是从土地上做文章。
农村土地的第一次增值,是从荒地、贫地,改良土壤、科学种植粮油。
农民在第一次土地资源的增值发展中普遍解决了温饱。
农村土地的第二次增值,是种植水果等高价值作物。
农民在第二次的土地资源的增值发展中普遍发了小财,建起了小楼房。
这些年兴起的乡村旅游,把农村变成的花园,吸引游客进入农村玩的时候,各种消费,让一部分脑瓜子灵活的农民赚了不少钱,进城买楼房。
农村的土地是承包到户的,每一次农村土地的增值,都需要成规模的把土地流转集中。
每次成规模的集中,都要匹配较大的资本投入。
第一次增值,农户根据自己分到的田地,种植水稻,冬闲的时候种点蔬菜。
旱地种花生,红薯、玉米。
农民投入家庭劳动地外加一点种子肥料钱,即可。
第二次增值,种植水果就需要连片的流转几十亩以上,那么就需要涉及很多家的农户承包地。几十亩以上的水果种植,需要投入的资金和劳力相对较多。
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