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南越王风云> 第3章 蔓霞云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蔓霞云觞(1 / 3)

层峦幽茫风清凉,白烟渺渺笼蔓霞。

陆楚离勒紧缰绳,用手一指:“少君爷,那约摸就是蔓霞城了!”

“大家都跟上,马上就到了,得儿——驾!”

赵佗一行驭马如飞,连日来的疲惫已然烟消云散,传来的是一声接一声急促地斥马声,他们象一群迷途的羔羊,似乎找到了归圈的路途;象行在沙漠口渴难耐之徒,似乎看到了绿洲中汩汩流出的甘泉冽水,哪怕在这一丝希望中隐藏的是未知的失败和接连而来的无尽悲伤。

目光移向城门,上有苍劲的标文“蔓霞城”白底红字,城门口一切如常,骑毛驴、扛锄头进城的村夫,头带发罩、胳膊里挽着竹篮的村妇,小商贩们挑着货担进进出出,两旁十几个门卒密切地观察着进出的人流。

“报——门尉大人,有一队人马朝这边过来了,看着像是我们赵国的,大概不到一百人!”小个邑卒来报。

门尉匆忙朝城下瞭望,果然远处的小路边驶来了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由于秋雾迷茫,硬是难以辨别城下那群人马的清晰面目。

“先关闭城门,待察明来者身份再说,以防秦贼假扮我赵人潜入城中!”门尉朝城下卫兵大喊道。

见门卒欲关城门,百姓们三五成群地一股脑儿都往城门里狂奔,“噶、噶——”城门在匆忙的人流中迅速关拢,一些没来得及跑进去的百姓只得朝城外各处四散而逃,赵佗一行很快靠近了城门前沿。

“吁——!”人马在离城门二十步的地方骤然停下。

“城下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门尉朝城下掴手大喊。

“来者是武章君赵蒲大人的二少君爷赵佗,从东垣城到此投奔兄长,军情十万火急,请速速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陆楚离掴手回道。

门尉闻之,不敢轻信,遂向下掴手而答:“请城下之人稍等片刻!”

门尉转身命令旁边一个身材矮小的邑卒:“赶紧到城内禀报邑令赵大人,通禀城下情况!”

“诺!”矮个子邑卒接命而去。

赵佗紧皱眉头,林胡白马凄厉地嘶鸣着,摇头、喷气、用沉重的铁蹄跺击地面,他握着马缰的手不由自主地收紧,一袭紫黑色的战袍在北风中上下翻飞,一想到父亲生死未卜,心里不知卷起一阵何等的伤感。

陆楚离见赵佗焦虑之状,介绍说:“少君爷,此邑四季常常烟云弥漫,曾是故中山国王畿卫城,今曰五行山下赵地明珠,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重邑!”

赵佗松了松缰绳,一脸无奈:“自新继大王掌朝以来,优柔少谋,赵之局势每况日下,东垣城也失守了,我们一路跋山涉水,几天时间已经过去了,父亲大人的安危处境我也尚不知晓,这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少君爷,世事难料,君爷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他执意留下牵制秦军主力实属无奈之举,一切待我们见到大少君爷从长计议也不为迟!”陆楚离安慰道。

话间,城门缓缓打开,只见一个邑官,身长七尺,面紫短髯,着银甲红袍驭马而来。

“二弟!”

“大哥!”

赵佗见兄长来了,鱼跃下马,两兄弟紧紧拥抱在一起,阔别已经三载有余了,他双目一酸,泪崩于眶:“大哥,东垣城已经陷落了,家父被二十万秦军重重围困于东垣,绝意不肯与小弟一起突围,至今生死未卜,我和陆都尉带领两千人马拼死突围,日夜兼程向兄长投奔而来,现在愚弟左右只留不足百人!”

话间,又听得后面有马儿嘶鸣的声音,只见远处一人驾着马车风尘仆仆地过来了,近了才辨别出原来是赵蒲的管家韩苛,只见他头裹白凌,身着孝袍,满面灰土,神情忧郁,身后马车中却放置着一口棺材,用木杖和麻绳草草套栓着,众人都诧异不已,只见韩苛慌里慌张地跌落马车,哭拜于地,高声哽咽着:

“噩耗!君爷......他......他已经在城头自刎......为国捐躯了。”连连以手拭泪。

赵厥听闻大惊失色,忙命人打开棺盖,近观之,面色霎时苍白若雪,按棺而泣嚎:“苍天啊,日月无眼,沧海无颜,何故致吾父于绝路!”

他从腰间抽出佩剑狠狠插入土地。

赵佗绷紧神经,亦趋前视之,只见赵蒲脖子里有一道深深的紫红色剑伤,血凝于上!犹如晴天霹雳,悲痛欲绝,面棺跪地而泣道:“父亲,城破而赵未亡,何苦与之殉去!”

陆楚离也悲恸不已,眼角渗出了泪花,上前扶着赵佗,周边士卒见此情景都唏嘘不已。

韩苛又颤抖地说:“君爷临终时说,‘大少君爷为兄长,会替他照顾好老夫人与仲弟,自去之,勿悲!’老朽泣闻老夫人和大少君爷都在蔓霞城,就和家丁们将君爷的遗体隐藏起来,趁着夜色从水道偷偷运出城外装棺入殓,日夜不休地向这边赶来。”

陆楚离语重心长地对兄弟俩说:“二位少君爷,请节哀顺变,我跟随君爷多年,知其性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