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南越王风云> 第13章 闲月碎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闲月碎日(1 / 3)

话说赵佗马不停蹄地到达了齐地的之罘山,与秦始皇东巡的车队汇合,又到达琅邪台,其后途经上党郡而返回了咸阳。

回到咸阳府宅已经有两日了,赵佗虽然在黑松林没能抓住任何刺客,但秦始皇也自知此刺客犹如鱼贯大海,踪迹难觅。加之近来老胃病复发,已经到了三餐难食的程度,数诏太医为其诊治,所以在大臣面前也很少提及此事了。至于后来一路追随赵佗左右的羌民头人日涅不基,先安排他在城南的戍卫营做了个下骑尉,管辖着戍卫营的五百骑卒和一路跟随过来的一百五十个勇猛羌兵。赵佗将这员凶悍的羌将收于麾下,算是这次跟随秦始皇东巡的唯一收获。

恰逢初十五日,月柔和珮儿大清早就出门了,她们带着供品到阳胡街的慈航真人庙里进香祈福去了。

赵佗一人在厅堂斟酒独酌,其实有个疑问一直在赵佗心里转来转去,这次秦始皇东巡的消息和行进的路线,朝廷一直都在严密封锁着,甚至连他这个负责车队安全的中尉也知之甚少。从刺客的行动来看,显然是很早就得到了内部消息并做了充分的准备,如此想来绝有可能是秦始皇身边之人走漏了风声,具体是谁,他暂且估摸不透,也懒得寻思了。就算赵佗真的找到了刺客的踪迹,也断不会费心费力地抓来送给秦始皇处置的!他现在的心思并不是学张良那样刺杀秦始皇本人,而是隐藏自己是赵国王室贵族的真实身份,逐步获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待羽翼足够丰满后,伺机灭秦复国;从目前的表象上看,虽在东巡途中突发刺杀之事,但秦始皇还将黄龙宝剑亲赐于他,之后也未深究其“怠于护卫”之责,看来对赵佗的身份还未起怀疑之心。

在府中每日,特别是闲暇之时,赵佗都会操起那把赤龙金戟在院子里尽兴地舞几个来回,也时常把站岗的府丁唤来,亲自传授他们戟法,一来二去,干脆给每个府丁配把铜戟。其实赵佗不单单是戟术高手,而且还是天下少有的大力士。

时光回到那年的东垣城,赵佗与几个少年正在街面上瞎转悠,忽遇一个绰号曰“铁臂狸”体格壮硕的莽汉,一个在路边售卖小杂货的商贩因交不上“勒金”,被铁臂狸当街肆意殴打,眼见着那个商贩被打趴地上,惨叫之声不绝于声,赵佗快步上去与铁臂狸格斗起来,赵佗像捉小猪似得把那家伙一把薅起,然后重摔,铁臂狸万没想到这个少年竟然是大力士,铁臂狸被揍得连滚带爬,直到向赵佗百般求饶之后乃罢。

日过正午,赵佗正在中尉署里与部将们议事,公子将闾突然派人过来邀请赵佗赴金鸡宫娱乐,将闾之请不好推诿,赵佗遂遣散诸位将属,着一袭平民布衣前往金鸡宫。

走了半个时辰,正行到库中街,远远望见一群人围拢在街那边,他们情绪热烈,言少声低,咋看不像是买卖交易,听声儿也不是争执斗殴,一时好奇心切,遂下马凑上前去,原来是一个脸膛赤黑的武夫在耍弄石锁,赵佗忽觉这武夫有点脸熟,但又当下想不起姓啥名谁。

武夫手中的那石锁约有七八十斤,在地上还放着一只体积更大的。皆用青石雕成,工艺造型极其古拙,许是使用年久之故,光溜溜的,像涂了一层清漆。也许是秦国历来尚武的缘故,这石锁在咸阳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据说这是一种镇物,只要把他掩埋或安放在一定穴位上,即可驱邪逐妖,而镇住一座宅院,一条街巷,一个村落以至一方土地的风水,以期财丁两旺,避祸得福。

那武夫轻易地把那笨重的石锁拿了起来,高高举起,在左右转了一圈之后,得意地说:“本人今天以武会友,有哪位好汉敢来试试!”

赵佗曰:“壮士好身手,我来一试!”

武士将石锁放于赵佗脚下,答曰:“有勇气,请!”

“我不用这只,我要用最重的!”

赵佗指了指地上最大的那只石锁。

武士讪讪一笑,带点轻蔑的口气:“兄弟别开玩笑了,那个石锁重达二百斤,平日都需二个习武壮汉合抬才能勉强挪动,我看你......”

武士话到嘴边还未说完,赵佗已经脱了外袍,径直过去,左手叉腰,暴着青筋的右手从地上一把抓起石锁,至腰前,一扔而上,竟高出他半丈有余,他仰起头,两眼盯着石锁在空中骨碌碌地翻了个筋斗,在眼看就要落地的一刹那,他眼疾手快,不偏不倚,又准确地抓住锁把儿,顺势而下,却不着地,然后再举再扔,再捉再甩,如此反复,数次,十数次,武士这时也上前,接过石锁,运之起来,亦如赵佗刚才那般灵活敏捷,稳捉稳拿,两人轮番接力起来,掂重若轻,直至气力稍显不足,方才停下。他们周围已经里三圈外三层地聚集了越来越多围观的市井百姓,二人的力气令周围众人惊叹。

赵佗与武士经此一番,算是初步结识了,待人群散去后,遂坐于石锁上闲聊起来。

话间才知此武士叫丁复,原来赵蒲任羊陉关都尉时,丁复就在其帐下任关尉史,后因燕国犯境,复调到李牧将军麾下做了部将,在邯郸之战中死里逃生,侥留性命而无事可做,半年前才从赵地辗转来到咸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