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念辞> 春风不相识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春风不相识2(1 / 3)

戌时,雅州徐府,四处掌灯,彻夜灯火通明。

这几日,雅州徐府来了位贵客。可把徐府家中的徐九娘高兴坏了,因为来的人可是长安城宁平侯府的小侯爷百里牵机。

徐九娘常去一些小娘子们的闺中聚会。每次去,来回不过讲得就是那几件事,“蜀中的郎君”、“京兆的郎君”还有就是“全中盛的郎君”。

而这百里小侯爷可是榜上有名,他虽然说是不学无术的典范,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但是一把祖传的红缨枪玩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再加上他阿耶是圣上亲封的右卫大将军,宁平侯,阿娘是当今皇后娘娘的闺中密友嘉韵郡主。侯府上下除了一个长姐百里牵颜,就他一个嫡子。这样含着金钥匙般的出生自是引得不少待嫁闺中的女娘爱慕。

而且这次百里牵机不光一个人来,还带着一位清河萧氏的萧六郎萧辞。

那可是清河萧氏,中盛有四望,北萧西韩东戚南苏。中盛时至如今,以秦冠姓,历三帝,也不过恰过百年。而这四大家族,传承千年不绝。中盛士林以娶四望女为荣,百姓以与四望沾故为殊。其中这北萧便是“清河萧氏”。

虽然萧六郎不过是萧氏旁支,但光一个萧姓已经可比万金了。

徐九娘子不出门,都收来了不少突增“闺门密友”的上门拜帖,说是闺中约见,实际上就是想一睹府上那二位的风采。

徐府门外的眼睛都把这徐府望直了。这么好的两位如意郎君,任选一位作女婿。这哪家都是巴高望上了。

徐九娘子用过晚膳在院中散步,见几个小吏,提着钱箱,就把人喊住。

“九娘子。”

“你们提着钱箱是要去找阿耶吗?”

“正是,这些钱都是今日募集的,小的们正要去回复刺史。”

“那一起吧,反正我也闲来无事。”

徐九娘子跟着小吏行至里屋。

徐刺史徐正,坐于堂中,还有两位郎君坐在他身旁。一位漫不经心地靠在椅上,一身蓝色翻领胡服,玉冠竖起长发,眼中还有些桀骜不驯;另一位肤色极白,坐姿端正,高华清雅。一身白衣上面勾勒着金线,他握着茶盏,谈笑间,只让人移不开眼。这二位便是宁平小侯爷百里牵机和萧六郎萧辞。

徐九娘子心喜向他们行礼后,独自坐在一旁。虽是身在堂内,心已经飘向远处,遥想着这么两位惊才艳艳的郎君选谁好呢……

“刺史,这是今天募集的钱。”

徐刺史大概看了一眼说:“今日怎会这么多?”

小吏朝坐在徐刺史旁的百里牵机和萧辞拱了拱手说:“今日小侯爷和六郎君又捐了六百两白银。”

徐刺史听了,有些诧异地看向百里牵机和萧辞,起身正欲行礼道谢,被百里牵机率先拦住了。

百里牵机说:“这是扬州苏氏苏九郎和苏十一娘的心意,他们听闻了徐刺史欲为宋濂将军修建祠庙一事,特写信给我,说愿出一份薄力。”

那小吏听了暗想,六百两白银还称薄力,不愧是扬州苏氏,财大气粗。

“那还劳烦,请小侯爷和六郎君再代为道谢了。”

修建祠庙一事,刚开始时徐刺史如线上蚂蚱般。内心备受煎熬,一面是担心君王的责罚,一面是对宋将军的殊深轸念。如今清河萧氏、扬州苏氏、宁平侯府都意在协助。徐刺史那丝紧绷的弦才松了松。

百里牵机说:“不劳烦,应该的。如今朝堂正是风雨时,君心难测。徐刺史忠驱义肯修建祠庙之举。我等将门之后辈,知道还有徐刺史这样的人在,才不会寒心!”

萧辞听完,不觉这小子也算是长大了。宋濂将军的战功在长安城中都是传奇名篇。虽说百里牵机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的主儿,但他练起武来,学习兵法从不敷衍,都是因为宋濂将军。宋濂将军是他从小就仰慕之人。那日听闻萧辞要入蜀,调查图勃一事,二话不说屁颠屁颠地赶来非要与他同行。

徐刺史听罢,也觉得这小侯爷非传闻中的那般纨绔。感慨一番道:“好啊,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无论修建祠庙之举是否顺利,我徐某都在所不辞,百姓不会忘记宋将军,历史也不会的!”

小吏也道:“是啊,百姓不会忘记宋将军。今日募捐,连上至九旬老叟,下至三岁孩童皆有。还有,有一小女娘,着着素衣,戴着帷帽。虽说不像是哪位千金,但别说人还捐了两贯铜钱。”

两贯铜钱虽然比不上扬州苏氏的百两银子,普通百姓也要攒个一年,于百姓来说能一下拿出这么多钱也实属不易。

另一个小吏听后又接着道:“我也记得那位女娘!是不是还牵了头傻驴。”然后他从腰间掏出了个钱袋子道:“我今日看着她把钱袋落下的,本想叫住她,但再回头时那娘子就没人影了。”

徐刺史接过钱袋,打开里面还有零零碎碎的几块铜板,长叹了口气,然后把钱袋子给了小吏,“务必找到这个女娘,把钱袋子还给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