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武侠修真>顶流主播的错格人生> 第30章 摇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摇篮(1 / 2)

穿过三栋六层的建筑,两人来到了“四舍”楼跟前,董自辉驻足观望,各层的阳台上晾晒着衣物,有的上面有人在凭栏闲谈,西天的彩霞虽然暗了许多,但还没有完全退去,为这整齐的校园宿舍平添了几许浪漫的色彩。

走在前面的杨淑琴见董自辉有些陶醉地看着宿舍楼,觉得他一定是见了城里的建筑而感动,就也站住,又后退了两步,站在他旁边指着楼上的阳台说:“就是那个,左边数第二个。404。”

董自辉一愣,觉得这数字好像很熟悉,在很多地方见过,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了电脑屏幕上让人沮丧的提示。

“能换一间吗?”董自辉内敛地问杨淑琴。

杨淑琴闻听一怔,随即明白地摇摇头道:“恐怕不行。这是学校统一分配的宿舍。没有过硬的理由,恐怕没法调配。放心,你住这里并不意味着被屏蔽,别这么迷信好吗?”她开导地说。可是她心里的印象却是这人“真土”,不仅是穿着谈土,思想也土。她甚至怀疑董自辉是怎么考上,和要学的外语系。

董自辉听杨淑琴这么说,就歉然一笑地“哦”了一声,接着说道:“谢谢你师姐,我自己上去就行了。”

说着退了一步,就要鞠躬。

杨淑琴吓了一跳,赶忙侧过身子,不接受他的躬。

“别这样。照顾新生是我们学生会的责任。何况就今天一天,以后就‘革命靠自觉,进步靠个人’了。哈。”杨淑琴笑着说,她的内心是觉得刚来,别吓着了这位“土鳖”师弟。

“哦,谢谢师姐提点。我上去了。”他并没有理会杨淑琴的用意,只觉得她这人好心而友善,心里是由衷的感激。

“可能和你们有缘吧,你们屋里的舍友,都是我接来,送进去的。走吧,我还可以给你简要地介绍他们三个的基本情况,然后带你去食堂吃饭。”杨淑琴莞尔地坚持着。

董自辉这才记起来自己一天都没有吃饭了,肚里立刻涌出了一阵的饥肠辘辘。食堂在什么地方,又怎么就餐他都是蒙擦擦的。

“做该做的事。”他的脑子里浮现了这样的警句,于是也不再坚持,伸手示意师姐先行,然后跟在后面拎着樟木的手提箱,如同年代剧里民国时代的跟班送自家“小姐”一般。

楼梯上,几个路过的学生好奇地看着他俩,发出一阵并不太低声的讪笑。

大约是觉得这情景的不合时宜,尤其是那樟木的手提箱。

杨淑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她是学生干部,照顾新生是她的责任,而且是这两天的主要工作,至于樟木手提箱,除了最初的惊异之外,现在也已经没什么感觉了。等送到了宿舍,往高低床的上铺上一摆,就没有人记起了。

杨淑琴天生是当干部的料,董自辉的室友她只是接到然后送到宿舍,安排了正常的饭食,但她已经大致而全面地了解了他们的情况。

李明达是彭都本地人,复读两年考上了,年龄比正常入学新生大两岁,家里有点小钱,属于最早“康”了的那批人,但农民的本性,致使父母趋于保守,也属于那种“小富即安”的人。

杨淑琴说的时候,不免地带着一些不屑的情绪。但她又说了一些莫名的话,比如“不简单”之类等等,而且表情也讳莫如深。

当然,这再正常不过了,介绍一个人,难免要带上介绍人的主观评价,这正常。

董自辉也没当回事,又问其他人。

杜一鹏是涟水人,家里是开工厂的,就是村镇工厂一类的,这人比较新潮,很乐意接受新东西,或者叫做“引领潮流”,但潮流这种东西,在大学里又是是要不得的,如此引领,就更要不得了。

杨淑琴说的这些评价好像是经验之谈,又好像是说给董自辉听的,主题是“个性而不超群”。这倒有点“中庸”的味道。董自辉自以为记住了。

宿舍里最后一位室友是胡凯。

胡凯很有特点,他是连云县人。连云县地处彭都的东南边缘,地图上看,活像一把匕首直插入大海,那里人聪明,据说是因为吃海产品长大的缘故。杨淑琴不无调侃地说着。

他考大学之前当过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是一边工作一边考上的,这点很了不起。不过,听说家里很贫困,报到前就打了申请助学金的报告,得了批准才来报到的。

“还可以这样的?”董自辉心道。早知道有助学金可以申请,那家里也不用为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折腾了,尤其是姐姐董自敏的婚姻,也不用蒙上“知识”的阴影。

说着,他们进了宿舍。

宿舍里只有胡凯在。

他长着一张四方脸,看上去更像是北方人。高高大大,但说不上魁梧,一看就知道从小营养不良。

见杨淑琴进来,就起身叫了声“师姐”,就站到了门边,望着跟进的董自辉一笑道:“又来新人了?”

董自辉觉着这话有点怪异,一笑地点了点头,接着就开始打量着房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