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此同时,李世民取出了一份秦王早就派人整理出来的名册,要求在册的楚国宗室公卿,皆要奉命迁入咸阳。
而作为楚国最有权势的大臣,左尹景嘉和右尹屈辞,赫然也在这份名册之中。
“说吧,把我喊来这种地方,究竞有什么机密之事?"身披狐毛大氅的景嘉走下马车,不耐烦地迎着呼啸的寒风,走向负手站在道上车旁的屈辞。此处依山傍水,乃是风水宝地,山上埋葬着楚国的历代先祖,但虽然是自家祖宗,这阴森森的陵地,也不是什么适合活人来逛的好地方。屈辞转身,挥手支开了两人的侍卫,眼中透着寒意问道,“先王,是你让人谋杀的吧?”
景嘉面色一变,握紧了拳头,然后他又迅速冷静下来,怒气冲冲道,“你休要血口喷人!太医不是说了吗,先王乃是突发气疾而·.……“景嘉,正因为先王隐有气疾,才闻不得任何熏香粉末,此事,朝中又有几个人知道?你若当真问心无愧,那就现在随我上山,在我王族先祖的陵墓前指天发誓,说先王之死与你无关!"屈辞一眼不眨地看着他。景嘉倏地眯起眼睛,冷冷与对方对视片刻后,忽地哈哈大笑起来,“屈辞啊,你就这般信不过我?你忘了,当日先王突发气疾薨逝,身旁可还有个吕不韦在啊,你竞怀疑我这个同宗之人,也不怀疑他一个外人?”屈辞目中寒光愈盛,
“这就是你景嘉的高明之处了!正因为当日,有吕不韦进宫与先王密议要事,你才会让人趁机动手谋害先王,如此,一旦事发,你就能顺势嫁祸给对方!可是你忘了,吕不韦早就得罪了秦王,如今好不容易得到我楚国先王的庇护,又岂会设计来害他?”
“哼,那你倒是说说,我身为楚国宗亲,又为何要谋害先王?”“因为你贪生怕死,你从一开始就不想跟秦国开战,也不想让先王再跟秦国硬耗下去,我已经审问过那几个族人了,他们敢擅自召回那两三万兵卒,正是受了你景氏族人的挑.…景嘉,你胆敢祸乱我楚国军心、谋杀我楚国君王,你这个该死的叛徒!”
“闭嘴!你这无能之辈懂什么!老夫这么做,是因为我识时务顾大局,我知道当今之势秦强楚弱,再打下去,楚国遭受的损失只会更大!我不想再纵容熊悍意气用事,把我楚国十数万兵卒白白送给秦军领功!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暂时认输一回又何防.….”
怎料,他一个"妨"字还没说完,腹中就传来一阵剧烈的刺痛。景嘉慢慢不敢置信地低头看去,只见一柄闪着寒光的剑,已以迅雷之速插进了自己的腹中。
而握着剑的那只手,是屈辞的。
还不等他愤然开口唤侍卫前来,屈辞飞快拔出利剑又是一刺,怒声道,“所以,你饱受国恩多年,享受楚人供养多年,就要这般轻率地杀了熊悍,让软弱无能的熊犹上位?你就准备踩着我楚人的鲜血,欢欢喜喜跟着秦人去咸阳当一个秦国功臣?你这叛国背君之徒,无耻!”在他愤怒的利剑下,很快,景嘉就无法再发出任何声音了。藏在草丛里的辛蛮忙跳出来,抱着他的尸体跑去丢进了河水中,又用泥土掩盖了地上的血迹,这才急急问屈辞,
“右尹,你真的要投雎水吗?你真的不去秦国吗?”屈辞从衣襟取出一封信递给他,
“我生是楚国人,死也要当楚国的鬼。你把这封信送给秦国太子后,就立刻回去府中,我已经为你备好了盘缠,往后你想去咸阳也好,想去邯郸也罢,好好活着。”
辛蛮哭着扑上来紧紧抓住他的手臂,
“你也去!你跟我一起去咸阳,去邯郸,我们好好活着!”“不,我身为屈氏族长,未能守好祖宗基业,又有何颜再苟活于世?去吧,把信送给世民,我也要走了。”
辛蛮低头看着手中的信,又不想违抗主人的命令,只好哭着放开了手,一步三回头地跑走了。
屈辞理了理衣袍,正了正冠帽,抱起一块颇有分量的石头,慨然吟唱着“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一步步走进了冬日平静而刺骨的雎水中,直到水位越来越深,淹过了他的双肩、脂颈、嘴巴..(1)
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选择以身殉国的当日,辛蛮也选择了以身殉主。当他用堪比骏马的速度把信送给李世民后,就立刻飞奔回来,也抱石跳进了冬日冰凉的雎水中。
他知道,他家右尹一个人去,会孤单的。
李世民听闻二人的死讯后,手中被他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的信,很快就被泪水打湿了。
屈辞在信中直言很喜欢他这个外孙,只叹此生缘浅,未能生在秦楚和睦之时相认相遇,他让李世民不必因灭楚一事自责,因为这是秦王的决定,他这个当太子的做不了主.…又让他督促秦王履行当日"施行仁政"的诺言,善待归秦后的楚国百姓.…
泪流满面的李世民怔怔又读了一遍信,心中涌起了几丝愧疚。他当然不会告诉父亲以外的任何人,当日突然暴毙身亡的楚王熊悍,其实是吕不韦精心谋划了一个多月,终于找准时机以熏香粉末谋杀的。而这个命令,是他下达的。
有熊悍这个强硬主战的楚王在,对方和楚国就绝不会投降,秦军就只能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