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啊,阿父怎么这么好说话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啊,阿父怎么这么好说话了?(3 / 4)

的楚军,最后,只能得到楚王的尸体,与楚人结下更深的仇.……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他都需要在两国战事尚未走到无可挽回的那一步之前,扶持性格仁弱的熊犹当上新的楚王!

李世民含泪命人打捞上来二人的尸体,为屈辞立碑筑墓,以外祖父之礼祭祀,而忠心耿耿的辛蛮,也埋在了屈辞的坟旁。秦王二十年一月,跟着蒙恬先行抵达咸阳的楚王熊犹,以秦王所赐“寿春侯”的名义,主动写了一封感激秦王善待他们母子和楚国旧臣旧民的信,并让人抄录几百份后发放到了各地。

秦王见他如此识趣,不由欣然决定,要让楚王母子在咸阳城寿终正寝。反正以熊犹病殃殃的身体,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一个短命而无子的楚王,对秦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最佳的展示吉祥物。而那些原本还想打着"为楚王报仇"名义谋划的楚国豪强之流,见状也只得歇了心思一一

楚王的那封信一出来,楚地百姓都纷纷夸赞秦王"果然有仁义之风,听说他当年还帮义兄齐王报仇收尸了呢",就算他们真想暗中谋划一番,又有几个楚地百姓愿意跟着他们一起折腾呢?

而且在楚王的信中,他可是明明白白说了,秦王愿意善待“他和楚国旧臣旧民”!

再说了,楚国亡国,是楚王亲自下令投降的,而现在对方又昭示世人,说他在咸阳过得极好,要知道,楚国是楚王的国,连楚王都愿乐滋滋认贼作父,他们这些人,又有什么资格报什么仇啊?

六王毕,四海一。

以“温和投降”而不是“壮烈战死"结束的秦楚之战、得到秦王善待而不是惨死在国中的楚王、还有楚王的那封信,都让更多楚人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忐忑的慎憬。

但这一回,充斥在他们心间的,绝不是仇恨。秦王二十年四月底,坚持要跟王翦一起忙完善后事宜的李世民,终于踏上了回咸阳的道路。

而提前从信中得知此事的秦王,早早就高兴地为孩子准备好了回宫后的安排。

六月十三,秦王带着百官亲临霸上,以《秦王破阵乐》迎接他的太子带着秦军凯旋归来。

李世民早已归心似箭,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投入父亲怀中。他伸手摸着秦王风采依旧的脸庞,刚说出一句“阿父,你怎么瘦了”,眼泪就开始簌簌地流个不停,怎么也停不下来。在父亲面前永远是个孩童的他,索性像幼时一样,趴在父亲肩头鸣鸣哭个不停。

这是久别重逄的眼泪,也是喜悦激动的眼泪。从他来到秦国的那一日开始,等啊等终于等到今天了,如今天下四海归一了,黎民也可以安居乐业了!

感受到孩子浓浓关心和依恋的秦王,飞快掩下眼中的泪意,像幼时一样轻柔拍着他的后背安抚,

“放心吧,寡人餐食如旧,睡眠正常,并没有变度……我儿此番平安归来,大捷归来,父王很高兴,很高兴!”

若旁的将士出征,他最在意的当然是胜负,但世民跟着出征,他整天忧心忡忡的都是孩子的安危。

正因为这样,原想趁机让王翦攻打百越的秦王,也在李世民要跟着出征的那一刻,就迅速打消了这个念头。

百越之地远比楚地更崎岖不平,更处处有瘴气毒蛇,他绝不能让孩子跟去冒险!

蒙毅听得眼皮一抽,餐食如旧,睡眠正常?王上真是半点也不舍得让太子担心啊!

李世民抬起头,泪眼朦胧看着父亲,语气里带着深切的憧憬和自豪,“阿父,天下归一了,接下来孩儿要跟你一起,开创一个从未有过的治世!”

他的重音,当然在“治世"二字。

现在中原已定,秦国虽武功赫赫,却绝不能陷进穷兵颗武的困境。接下来,一个休养生息、轻徭薄赋、让忍受了几百年战乱的百姓能喘口气的安抚新政,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颁布,方能真正安稳四方人心!以秦王的聪慧,当然一下就能猜出孩子在暗示自己什么。恰好,这些年来,不管是那个怪梦,还是世民的一再劝谏,抑或是他那年前往北地发生的一幕,都让他感受到了民心的力量。这位愈发英姿不凡的君王早已明白,大秦想要长治久安,必须要重视天下民心。

再说了,自己既然有一个如此出类拔萃的继承人,又需要急什么?以世民文武一流的超然储君素养,大秦实现那个梦想,也不过是早晚的事一一秦国必须是最强的,不仅仅是在中原!

君王取帕为孩子拭泪,柔声道,

“好!乖孩子,父王都听你的!接下来我们不打仗了,寡人与我儿,一起开创一个从未有过的治世。”

啊?

李世民惊诧地睁大眼睛,数月未见,父亲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一瞬不眨盯着孩子细细打量的秦王,见他这副呆萌的模样,眼中不由溢出了笑意。

待君王抱着孩子回到敞篷金车上,一路接受了秦国百姓的欢呼呐喊后,王翦诸将要先回蓝田大营,而李世民也终于回到了章台宫。一进正殿,他就立刻提议道,

“阿父,楚国初定,春耕仓促,不如,今年也给楚国百姓减一成田赋吧?”他这趟亲自留在寿春善后,就是因为楚国的土地归属情况,远比列国复杂得多。

如今,他们统计后掌控在秦国手中的土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