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万历明君> 第204章 取精用弘,置笔从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4章 取精用弘,置笔从戎(2 / 4)

称帝”的戏码。

朱充灼不仅遣白莲教去勾兑鞑靼“约奉小王子入塞”。

甚至制表宣传“我朝太祖膺天命,借元祖江山一百五十余年,此命我祖与元祖约誓暗定在金匮。南朝天分至今已享一百七十余年,当复幽都以为臣民之主,改日月以定乾坤。”

赫然是打出来“反明复元”的旗号了!

朝廷内部的反对派、民间猖獗的邪教、暗中勾结的外敌……这些成分要素,可不就是跟如今石茂华案如出一辙?

再加上如今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刘世延当街谋反,冲撞圣驾。

成例在前,切身威胁,皇帝要为以后安危计,亲掌兵事,谁有立场说个不字?

王迎选看着下方还在负隅顽抗的刘世延,心中止不住升起一丝讥嘲,这种废物勋贵,果真只有做棋子的份,无论是反贼,还是皇帝,都是轻而易举玩弄于鼓掌。

说话的功夫,房门从外往内被推开,李进绑着一人押了进来:“陛下,前院擒获了白莲逆贼,诚意伯府三房子第,五军营练勇参将刘豸。”

朱翊钧回头看了一眼。

五军营刘豸,是诚意伯刘世延的侄子,万历元年,本来还是一营主将,官至右副将,因在营中斗殴,被皇帝抓了典型,贬去负责早操。(88章)

看来是早已怨愤在心,否则也不会跟白莲教裹挟在一起。

朱翊钧很快收回目光,随意道:“正好,一并给诚意伯送过去团聚罢。”

他用下巴朝李进示意了一下桌上的木盒——这是早就备好的。

末了,又叹了一口气:“可惜,还差个孙子。”

李进正要去取木盒,闻言只得先弯腰告罪一声:“陛下,奴婢无能,刘莱臣为土蛮汗所收留,想逮拿其人,恐怕还需多费些时日。”

无论是民间隐姓埋名,还是逃往朝鲜、吐蕃这类藩属,东厂都能将人找出来。

但涉及到土蛮汗,就当真无能为力了。

朱翊钧摇了摇头,没有深究,摆了摆手:“别招惹土蛮汗,先就这样吧。”

如今的土蛮汗可跟七年前不一样了,这七年里越发壮大。

三年前,土蛮汗在草原上组织了一场六万人参加的忽里台大会。

不仅任命了六大执政——察哈尔万户阿穆岱洪台吉、内咯尔喀巴林部首领伟征苏巴海、鄂尔多斯万户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永谢布万户诺木达喇诺延、土默特万户扯力克洪台吉。

甚至还颁布了《土蛮汗法典》,涉及官制、婚姻、法律、财产,林林总总。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割据政权了!这是建制!

更有甚者,鞑靼甚至在谋划皈依藏传佛教,用信仰弥合左翼、右翼的裂痕。

去年,阿勒坦汗与土蛮汗达成了默契,前者率领右翼贵族及部众八万余人,去了青海仰华寺,与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谈判了七天七夜。

结果不得而知,只知道阿勒坦汗当场皈依,转头又封了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请回了佛祖圣像。

自今年开始,辽东李成梁便开始屡屡报急,称土蛮汗“六万铁骑”在辽东逡巡不止,虎视眈眈!

这种情形下,朝廷自然不能再对土蛮汗颐指气使了。

李进连忙领命,上前将木盒夹在腋下,又命人将绑缚着的刘豸押着,一同躬身离开厢房。

房中再度沉寂了下来。

轰隆!

一声惊雷。

白光映照在皇帝脸庞上,朱翊钧缓缓张开双臂:“张大伴,为朕着甲、备马。”

中书舍人王应选不明就里,连忙拜倒在地,急促劝道:“陛下万金之躯,岂能以身犯险!”

君辱臣死,皇帝怎么能亲自上战场!

朱翊钧笑了笑,将人扶起,口中解释道:“王舍人多虑了,这场景,正适合换个服饰,收拾手尾而已。”

说罢,朝张宏颔首示意。

后者见状,朝皇帝恭谨一拜,而后捧起桌上放置的甲胄,碎步走到皇帝身侧,显然是早有准备。

高仪在旁欲言又止,最后只是叹了一口气,摆着轮椅转身出了厢房。

……

与此同时,厅堂外渐渐被禁军合拢。

里面被人用桌椅堵住了门窗,只能看到身形晃动,似乎在调整阵型。

“我祖刘伯温家传推背图,可兆后事千载!其上便预兆了陛下于隆庆六年将被邪祟夺舍!”

“岂不闻二龙不相见?岂不见皇帝登基前后,贤愚判若两人?”

“听闻皇太子以前中人之姿,最喜练字、爱吃甜、早晚从不漱口!你们仔细想想,如今这位一反常态,果一人邪?”

“正是圣母皇太后发现端倪,又恐遭邪祟加害,这才暗中遣我等拨乱反正,迎潞王登基,若是不信,我有圣母信物可出示!”

“某奉劝诸位,不要自误!”

刘世延明知将死,口中胡诌一通,哪怕只牵扯敌军一分注意,也是白赚来的。

几个呼吸的功夫,就想出来五六套说辞,一会龙脉示警,一会星象异变,如今正说到邪魔夺舍上来。

哪怕他刘世延今日交代在这里,也能给后来的造反者提供些许天命的思路——他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