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不匹配……”
“就是一辆马车上坐那么多人?”
“林啸他们这个比喻,倒不如说是,一个骆驼承载了很多东西!”
“始皇给了大秦太多负担,然后……胡亥赵高,就是压死骆驼的那根草!”
在七年级三班学生们的哄堂大笑中,不明所以的李世民,看着那跳舞国火车上满载的人,也迅速找到了自己能理解的锚定物。
“这就是那劳什子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
程咬金当即不屑道:“这林啸说来说去,不是和那什么贾谊、司马迁说的差不多吗?秦始皇过于压榨民力,大秦各地承受不了,就揭竿而起!”
“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大通,差点把俺老程绕晕了!”
“还是陛下说得清楚!”
程咬金顺便拍马屁道:“一匹马骑了百八十个人,那马儿肯定受不了啊!”
“对!还是陛下解释得清楚!马儿受不了了嘛!”
“林啸还说得复杂了!”
程咬金此话一出,侯君集等武将们也纷纷附和,对李世民称赞不已,对林啸就鄙视不已,那么容易理解的东西,差点被林啸说复杂了。
“陛下……您这么理解,虽然差不多……”
然而,在一片武将的附和之中,魏征那扫兴的声音果断传来:“但,卢国公他们可能还是理解出岔子了,林啸老师的这个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不单纯是马或者骆驼上面有了太多人。”
“这只是结果表现!”
魏征纠正了武将们浅显的认知错误:“实际上,林啸说的……并不是这个!如果真要以马和骆驼来比喻的话,林啸老师说的,应该是驾驭马和骆驼的驾驭本领,以及整个车队的带领能力。”
“说的,更多是国家治理和驾驭能力。”
“说的,更是始皇和胡亥他们第一次就想要驾驭一匹烈马,是高估自身能力,导致的人仰马翻。”
魏征的理解,自然比李世民和程咬金他们要深一点,几乎就点出了林啸要说的实质。
“赞同!陛下……骆驼满载和马匹超载,显然只是问题表象!”
长孙无忌也迅速表示赞同:“这里林啸说的治理能力,是大秦统御万民的能力,以及大秦在设计统御万民这个体系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他们第一次使用郡县制,应该就是第一个啃骨头,试图把这根硬骨头当软骨啃,最后把牙崩坏了!”
“是对自身能力的高估,最后人扬马翻。”
长孙无忌作为大唐的智囊代表,也迅速看穿了本质。
“嗯……我们理解得不对?”
“错了?这不是骑马人太多的问题?”
程咬金傻眼,感觉这不是一个概念么。
“慢着……辅机,魏征……你们说的是,人能力的问题?不是马或者骆驼的问题?”
经两人提醒,李世民也迅速纠正了认知。
“是的,陛下!这东西……其实也有更加确切的案例。赵括,纸上谈兵。”
为了方便李世民和众武将理解,长孙无忌更是找到了一个确切的例子。
“纸上谈兵,就是林啸说的,大秦亡于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不匹配的这个原因表现。”
“赵括!纸上谈兵!”
“嘶!原来林啸说的是这个!化用在带兵身上,就是武将冲锋陷阵和指挥战争的能力,不足以带领军队!”
“所谓的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他本来只能带领几千人,愣是要逞能带领十万人,百万人是吧?”
带入赵括纸上谈兵的例子,李世民和程咬金等武将彻底明白了,不仅明白,还能立即举一反三的套用军事上的反面案例。
“嗯,就是这个……但具体的细节,可能和统兵也有一些差距。但,大概意思就是这个。”
长孙无忌和魏征点点头,然后,都是忍不住看向林啸,眼中有一丝钦佩。
因为,林啸的这种说法,似乎更能完美的解释大秦灭亡的真正原因,更加直观。
“所以……”
“寡人的大秦,之所以灭亡……”
“是我们太过自大,我们……我们不够有能力……”
“寡人的能力,没有超越三皇五帝?”
大秦朝廷,李斯、冯去疾等几乎也如同长孙无忌他们这般探讨出了林啸要真正表达的意思。
真相一出,始皇便是备受打击,以往自诩为超越三皇五帝的骄傲自信,被击碎了。
“陛下……统一六国,谁不自大。”
“也就是臣,也被胜利蒙住了眼睛,对治理国家,还考虑得不够多,不够全面,才会导致,我大秦表面平静的下面,有不知道多少暗流……”
李斯也苦涩干脆的承认了自己能力的不足。
所谓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不匹配大秦。
抽丝剥茧后,他们发现林啸几乎算是指着鼻子骂他们整个大秦朝堂能力不足,始皇能力不足,大臣能力不足,将他们所谓的洋洋自得,批了一个狗血淋头。
“不怪你,李斯,还是寡人脑子不够清醒。”
“错误估计了,治理三千万人口的新大秦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