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水县。”大郎有次回家说南边池水县在打仗。
“嗯。。。”周先生沉吟片刻:
“我们不到池水县,到中州的华新郡采办货物,那里离池水县约莫还有千里左右。你二人到华新府可行?”
“行。”到哪都行,反正是打发时间。
“到华新郡约一千七百里。一人十五两,管两餐饭。”
“行。”不管饭也行。
“商队是去采购货物,赶路很急。日行约两百里,会很辛苦,你二人能行吗?”
“行,我们能吃苦。”
周先生看向大东家,大东家微微点了一下头。高声唤来小童,指着姐弟两说:“带他们去歇息,用饭。”
掌柜的忙道:“你们先去,我与大东家有事商量,忙完去找你们。包袱在驴车里,自个去取。”
莫沫才出二进:“这姑娘真是你侄女?”话音就飘过来。
“大东家慧眼。”掌柜的拍马屁。
“你家可生不出这样的人儿。”大东家笑道。
“这姑娘,不大像普通人家啊”。大东家挠挠头,踱步思索:
“很冷静,很从容,有种。。有种。。”大东家找不到形容词。
“是。。嗯?。。。啊?”掌柜的没想到。
“确实与众不同。我也有此想法。”一旁的周先生说道:
“虽穿着粗布袄,却无半分自卑。言谈举止,放肆随意。”
周先生指指大东家:“见着大东家还镇定自若的不多哦。特别是姑娘家。。。”
大东家自幼随父四处奔波,吃了很多苦。见识父亲丢了几次货赔的家底精光后,自己当家做主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果决,狠辣,不要命,大东家很快站稳脚跟。
常年的风吹雨打加上经常打打杀杀,大东家自带一股子悍匪气势,虽然他是个生意人。
掌故的仔细一想,是自己大意了。
这姑娘从一开始就无半点拘谨。言语上虽客气尊重,使唤他却一点没客气。
(莫沫表示不服,确定不是因为玄女娘娘?)
大东家以拳击掌:“万物不入眼!那姑娘瞧不上周遭的一切。”
“这气度与她不相符。我走南闯北近三十年,这双眼睛,极少看错。”大东家很自信。
伸手去拉掌柜的:“来来来,与我说说。”
“那大东家的意思是?”周先生问。
“好生招待,不,好生伺候。结个善缘。
“那银子。。。”
“收。一码归一码。她也看不上这点碎银子。”
周先生笑着摇摇头,手指隔空点点大东家。
收回精神力,不再光明正大的偷听。
没恶意就行。不过是身在地上走,魂在天上飘,没搭理他而已。
有啥办法,来了都一个多月了,除了知道东西南北几个方向,其他都在盲区。趁着南来北往人多,精神力不赶紧去搜索一下有用情报,还等什么?
小童将姐弟俩带到一处偏房:“两位请在此歇息,晚饭我会送来。”
“不用。时辰还早,我带小郎出去逛逛,在外面吃。天黑回来。掌柜的若问。。”
“我定如实转达。”小童很会做事。
将驴车上的包袱拿回房间,取了银两,出门逛街。